5月17日下午,由市卫计委、今晚传媒集团主办,市医院协会、市医师协会协办的“百姓健康大讲堂”举办了第四十三期主题为“高血压需要治疗吗?”专场讲座,邀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张文娟主任医师主讲,并为广大读者提供现场咨询服务。百余名读者参加活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2016年报道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2.5%,意味着3个成年人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天津市卫计委发布的《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2015年度)》显示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03%;45岁至59岁人群和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3.38%和65.43%。在这些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不足50%,而在这些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29.6%。而且治疗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从整个研究人群来看,则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4.2%。总体来看,高血压的诊断率仅为30.5%。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文娟介绍,高血压的完整定义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病综合征,可伴有心、脑、肾、眼底和动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疾病等,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这些疾病的发生一半可归因于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俗称“隐形杀手”。因此治疗高血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且高血压很容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共同存在,并相互影响,大大提高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标准 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8岁以上的成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上述血压特指诊室血压,即医护人员在医疗环境下按一定要求测得的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标准 目前欧美的相关指南和我国2015年通过的《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界定的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或夜间≥120/70mmHg。
家庭血压监测标准 我国家庭血压监测专家共识建议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130/80mmHg时为正常血压。因为血压是在时刻波动的,很好理解真实存在临界高血压状态。指的是一些患者在一部分时间其血压是低于诊断标准的,而在另一部分时间血压是高于诊断标准的。对于此类患者建议诊断高血压,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足够重视,但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需要医生专业评价。对于这些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很重要,能更好的评价高血压负荷。
就诊通常检查项目
张主任表示,高血压是慢性病,长期损害将造成心脑血管病,如心肌梗死、心脏肥厚、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等,因此常需对这些脏器进行检查,以评价高血压对它们的损害程度。
靶器官损害的评估包括,心: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脑: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CT;肾:尿常规、肾功能、微量白蛋白尿;血管:颈部血管彩超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
心脑血管病的其它危险因素评价同样重要,包括血糖、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患者还需进行继发性高血压原因的筛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
合理使用降压药
张主任介绍,平稳达到降压目标是指目标值140/90 mmHg,老年人可稍放宽至150/90mmHg,在4-8周内逐渐降压达标。而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联合用药原则是指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常用降压药均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且医生会定期监测。肾功能衰竭是长期控制血压不佳的结果。
此外,张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注意,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切勿忍耐放任病情恶化发展,应积极要到三级医院进行治疗。
出现高血压急诊(血压高于180/120mmHg,且存在靶器官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脑梗塞、脑出血、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情况),需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急诊。
出现高血压亚急诊(血压高于180/120mmHg,但无靶器官的临床表现),如社区医院没有处理能力,可转诊上级医院。
高度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转往上级医院进行筛查确诊。
持续高血压或血压波动的患者,经2次社区门诊调整治疗方案仍控制不理想,应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张主任表示,反对无理由进行例行输液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现在的医疗状态并不能治愈高血压,但可以通过长期服药有效控制血压。口服药降压治疗也力求平稳,并不是越快越好。
血压控制的目标
张主任表示,高血压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已发生心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等高危患者,应在可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老年患者可以适当放宽降压目标至150/90mmHg。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强调综合管理多重危险因素非常重要,切不可顾了高血压,丢了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其它危险因素。
此外,高血压是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张主任建议患者,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应少于6克,约一平勺。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BMI(kg/m2)<24。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体育运动,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每周3次以上,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美操等。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家庭血压监测,坚持定期自测血压并记录,供医生参考。
专家介绍:
张文娟
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学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中心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工作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市心脏学会常委,天津市心脏学会女性心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常委。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临床心血管病诊疗,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起搏术和起搏器程控随访、高血压及心力衰竭诊治。
门诊: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国际诊疗专家门诊。